周保中和冯白驹,都是军史上公认的名将,为何55年却没获得军衔?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将星闪烁,十大元帅、千余名将军同时佩星。镜头扫过,有人发现少了两张本该出现的面孔:东北抗联的周保中、琼崖纵队的冯白驹。没有解释,没有公告,只剩军装衣柜里空出的位置。六十九年来,民间把“缺席”归结为“山头不平衡”“地方主义”,直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将星闪烁,十大元帅、千余名将军同时佩星。镜头扫过,有人发现少了两张本该出现的面孔:东北抗联的周保中、琼崖纵队的冯白驹。没有解释,没有公告,只剩军装衣柜里空出的位置。六十九年来,民间把“缺席”归结为“山头不平衡”“地方主义”,直
东北抗联的诞生,始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自发抵抗。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不愿做亡国奴的军民组建多支抗日武装,后来逐步整合为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从一开始就投身其中,先后担任联军团长、师长、军长,跟着队伍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周旋。
1946年9月,赖传珠把妻儿留在淮安,自己揣着半块咸萝卜就上了北去的马车。没人送行,也没行李,公文包里只夹着一张东北铁路草图,图角被他捏得发毛——那上面用红铅笔重重画了个圈:沈阳兵工厂。三个月后,这家工厂每月六千支步枪的产能,就要变成东北民主联军的家底,而山东
1946年3月初,苏联红军开始从东北撤走。那时候苏联跟国民党政府还有外交关系,按照两边签的协议,苏联撤军的时候,得把驻防的城市交给代表中国政府的国民党部队接管。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决定一场大仗胜负的,有时候不是前线打了多少炮,也不是指挥官的地图画得多漂亮。
二月,周保中由乔树贵护卫进入苏联,试图通过苏方和党中央取得联系,同时开释赵尚志等人
一九三八年七月中旬,苇河日伪当局收到紧急通报,楼山镇遭到抗联不明番号部队的袭击
当时,东北的问题非常复杂。国际上,除了日本撤走留下的伪军,伪政权等一系列问题,还有苏联红军带来的问题。当时苏联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有协议是不能支持八路军的,按他们的规定不能给我们武器。为了从苏联红军手里搞武器,我们就抓住老毛子爱喝烧酒的特点,买来烧酒请他们喝,喝到
他们人是走了,可留下了一笔能改变中国命运的巨大“遗产”,那就是遍布整个东北的57座大型军火库,这批武器到底归谁,一下子成了各方势力抢夺的香饽饽。
次日,我们到达沈阳,在火车站即被东北局的人带到郊外一所旅馆住下,不准外出,门外还有哨兵站岗。东北局书记彭真亲自到旅馆给我们作报告,副书记林枫宣布:"经请示中央,你们三五九旅先遣队同志,由东北局统一分配,到长春开辟工作。"记得彭真当时还信心十足地讲:我们要独霸东
1945年8月20日,黄昏的长春车站仍带着火药与血腥味。站台上铁轨滚烫,像两条刚刚熄火的炮管。周保中一身旧呢子大衣,靴帮上还沾着嫩江岸的灰土。对面,华西列夫斯基的列车喷着白汽缓缓停下,车门“哐当”一声打开,元帅跳下车,肩章上的金线在残阳里闪了一下。
1939年底到1940年初,苏联找来东北抗联的周保中、赵尚志、冯仲云开了个会。这算是抗联领导人第一次集体跑到苏联开会。以前大家总说开会是为了联系中共中央,或者解决赵尚志的问题。但苏联人根本没帮忙联系中央,反而说这事是共产国际让苏联红军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抗
伯力会议有了定论:抗联要收缩编制,统一番号,第二路军被分成二、五、八三个支队;同时与苏联远东军达成支持协议,允许在困境时撤入苏境补给和整顿。这个结果把部队的去路和政治关系都定了下来,后续的行动都会围绕这个框架走。
1947年深秋,呼啸的冷风掠过松花江面,挂着红星的军列在哈尔滨站停下。站台上,人们的目光被一位身材瘦削的女同志吸引——她就是刚从莫斯科回国的贺子珍,身旁还有十二岁的女儿娇娇和二十岁的毛岸青。十年异国漂泊在这一刻画上了分号。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纪录片《东北抗联》将于9月18日起在央视九套黄金时段播出,9月19日起在辽宁卫视黄金时段及相关省级卫视与重点网络视听平台轮播展映。
我旅归建后,部分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我和陈德任原职, 黄荣海被任命为我旅副旅长,康伯明任政治部主任,相炜调任十九旅政治部主任,陈钦仍任参谋长。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
1964年2月22日清晨,北京协和医院的窗外飘着细雪。病榻上的周保中突然告诉护士:“替我把日记放到柜子最上层,我怕时间不够。”那本翻得起毛的笔记本里,记着他十九年前在长春与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交锋的全部细节。很多人只记得他要武器的那一刻,却少有人追问:他凭什么
野营的木屋漏风,夜里冻得人裹着枪睡觉,俄语课本上的字母像蚂蚁爬,战士们用木炭在雪地上画,嘴里念“斯大林”,念着念着就成了“咱中央”。
1945年9月,沈阳街头突然出现一队穿苏军军装的中国人,领头的自称“张大川”,亮出一纸命令就当了苏军卫戍副司令。